
深圳,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这里既是数字经济的浪潮前沿所在,也是法治文明熠熠生辉的热土。2025年11月22日,“数治安全·链通未来”数字经济犯罪治理与法律科技融合论坛之深圳分论坛暨数字经济领域刑事辩护实务高峰论坛在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联合主办,京师深圳律所、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合力承办,并得到京师深圳律所数字经济法律事务中心、京师深圳律所刑委会、京师律所(华南区)刑委会的协办支持。

本次论坛汇聚了法律实务界、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科技媒体、区块链技术公司、香港持牌交易所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围绕“数字创新浪潮”中的法律边界与安全航道、“罪与罚的边界”下数字经济刑事风险攻坚,以及Web3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通过剖析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犯罪治理难点与刑事辩护前沿问题,与会者共同探寻“技术+法律”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积极回应时代赋予的法律新命题,为构建安全、可信、高效的数字经济生态贡献智慧与方案。
启幕
共话数字法治新篇
深圳市律师协会罗振辉副会长在致辞中预祝论坛圆满成功。他指出,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虚拟货币等新兴业态在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刑事法律适用、犯罪防控及辩护实务带来全新挑战,为律师行业开辟了广阔的钻研空间。他还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律师理性甄别新兴领域,结合自身情况聚焦具备业务潜力的方向,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市场价值。最后,他鼓励与会者珍惜交流机会,激发智慧火花,积极转化论坛成果。
承办方代表京师深圳律所联合创始人、管委会主任陈玉清主任在开幕致辞中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我们正身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刻重塑生活与经济社会模式的时代。数字经济以其虚拟性、跨域性、利益性和高速演化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带来法律关系的复杂化与新型风险的显现。刑事辩护作为维护合法权益与司法公正的重要屏障,正面临法律滞后、技术认定复杂、管辖冲突等多重挑战。他期待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与碰撞,为解决数字经济带来的法律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深研
解码数字经济法律前沿难题
主题一:数字创新浪潮—法律边界与安全航道
在“数字创新浪潮:法律边界与安全航道”主题环节,移动支付网&出海记主编慕楚、国家区块链与数字资产技术与政策研究技术顾问任争明、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秘书长、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承震,分别从行业观察、技术路径与法律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法律挑战与合规边界。
《稳定币的市场发展与合规挑战》
移动支付网和出海记的慕楚主编系统分析了全球稳定币的发展现状、合规挑战与未来趋势。他指出,稳定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尤其在跨境贸易等领域加速渗透。美国、香港、欧盟等主要经济体正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与监管进程。然而,作为新兴支付工具,稳定币面临与传统支付监管体系的融合难题,涉及支付牌照、反洗钱、消费者保护等多方面合规要求。慕楚老师表示,未来稳定币将从支付向金融纵深发展,与央行数字货币形成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并有望成为AI全球化应用的重要支付基础设施。监管机构正通过立法、执法与国际合作重掌主动权,推动行业在安全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境内企业RWA七种实施路径及合规分析》

国家区块链与数字资产技术与政策研究技术顾问、北京市RWA产业联盟与标准化工作组特别顾问任争明老师通过线上分享中指出,现实资产代币化(RWA)虽潜力巨大,但目前企业端普遍缺乏清晰的合规路径与成本认知,从业者专业能力不足,用户端易受非正规项目误导。他强调,RWA必须以产权清晰、可审计估值的真实资产作为底层支撑,并严格区分“融资型”与“发币型”两类路径:前者如在国内或香港采用非发币私募方案,需以非法币、私募方式进行;后者则涉及资产出海、代币发行及二级市场流通,必须依托境外合规司法管辖区,并构建跨境法律架构。任争明认为,RWA是实体与数字融合的重要方向,唯有厘清底层逻辑、精准匹配路径与合规动作,才能有效防控法律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与辩护策略》
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秘书长、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承震律师系统梳理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法沿革、构成要件与实务难点。他指出,该罪的核心认定在于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相关信息须具备可识别性,并需结合信息来源、用途、敏感程度等因素进行动态判断。何承震律师通过典型案例阐释了辩护关键,包括严格界定信息属性、区分获取方式、精准计算信息数量,以及结合用途与流向判断社会危害性等。最后,他以郑某某案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论证信息类型、流向合法、数量极少且未用于犯罪,成功争取不起诉决定,体现了精细化辩护在该类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二:罪与罚的边界—数字经济刑事风险攻坚
在“罪与罚的边界:数字经济刑事风险攻坚”主题环节,“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发起人、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金融犯罪研究中心主任赵斌、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伟、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理事赵荔,结合虚拟货币、金融科技、数据资产等领域的鲜活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型经济模式下的刑事风险识别、罪与非罪的界限把握以及有效辩护策略,为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经济犯罪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务指引。
《虚拟货币犯罪的刑法规制全景与涉案财物处置的司法程序重构》
“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发起人、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律师,系统梳理了当前涉虚拟货币犯罪的整体态势、常见罪名体系、司法实践难点及有效辩护策略。她指出,虚拟货币因其匿名性、去中心化与跨境流通等特点,已成为洗钱、诈骗等犯罪的高发工具,相关案件数量激增,犯罪手段也日趋隐蔽。针对这一现实,她深入剖析了虚拟货币在各类犯罪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并围绕虚拟货币涉嫌犯罪的九大主要罪名,提出了一套从统一方法论到具体罪名差异化突破的精细化辩护策略,结合亲办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解析。为解决涉案资产处置的现实难题,霍惟迪律师重点介绍了创新的“北京模式”。该模式以香港作为“制度转接器”,通过司法程序与金融合规机制的跨境衔接,实现涉案虚拟货币资产的安全、高效变现与资金回流。她还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就涉案虚拟货币处置这一前沿问题,提出了务实可行的解决路径与突破思路。最后,霍惟迪律师分享了其团队研发的“跨境虚拟货币刑事风险与辩护一站式法律服务”产品,详细阐述了产品内容、核心特色、适用对象与服务优势,为相关领域客户与从业者提供了系统性支持方案。
《币围涉永续合约交易平台的罪与罚》
京师律所总部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金融犯罪研究中心主任赵斌律师以最高人民法院146号指导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将币圈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倾向于认定为开设赌场罪的误区。他指出,这种定性混淆了以交易为名、行赌博之实的“伪金融”行为与真正的衍生品交易。永续合约作为衍生品交易,其盈亏实质上由锚定虚拟币的价格波动决定,并受资金费率等市场机制调节,平台并非“坐庄抽水”的赌场。赵斌律师进一步阐明,涉永续合约平台的刑事风险更可能体现为“插针”等价格操纵行为构成的诈骗罪,或在我国大陆违规开设平台、允许投资者参与所构成的非法经营罪,而非简单归类为赌博类犯罪。
《电商平台“帮信罪”的责任切割——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证据割裂路径》
京师深圳律所高级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伟律师在分享中指出,针对电商平台被指控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的司法趋势,辩护核心在于击破“明知”要件,关键路径是通过“资金流”与“信息流”在证据层面的系统性割裂。他主张从主体、数据、认知三个维度构建责任切割屏障:支付与运营团队职责分离、系统架构技术隔离导致资金流与信息流无法实时关联、平台所见异常仅为商业违规而非犯罪信号且已履行形式审查义务。同时,辅以技术证据保全、合规体系展示及因果关系反证,可有效阻断入罪逻辑,实现无罪或出罪辩护。
《电子数据取证程序合法性分析》
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理事、京师律所财产犯罪事务部主任赵荔律师从辩护角度深入剖析了电子数据证据的取证程序与合法性问题。他首先梳理了实务中电子数据的常见表现形式,如聊天记录截图、购物记录图片及视频资料等,介绍了扣押原始介质、提取数据、拍照录像等三种主要取证方式,并区分了可补正的程序瑕疵与必须强制排除的真实性问题。最后,赵荔律师指出了当前电子数据面临的三大实务难题:程序不合法导致的证据资格争议、海量数据带来的取证挑战,以及文件比对所需的高度专业性,强调了在辩护中严格审查这些程序与技术细节的重要性。
思辨
Web3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圆桌与谈环节移动支付网和出海记的慕楚主编,京师南宁律所主任、京师律所(华南区)刑委会副主任李滨,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东区)刑委会主任汤忠元,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西南区)刑委会主任赵利芳以及京师深圳律所联合创始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喆,共同围绕“与风险共舞——Web3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们从Web3的现状与认知、监管环境与发展空间、刑事风险与法律挑战、RWA的现实与前景、从业建议与展望等多个维度,分析了Web3行业面临的核心风险与蕴含的巨大潜力。
凝势
共赴发展新图景
凝聚共识,共赴未来。论坛最后,由京师深圳律所联合创始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南区)刑委会主任李波,“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发起人、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律师总结致辞,承办方代表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东区)刑委会主任汤忠元作接力致辞。
闭幕致辞
承办方代表、京师深圳律所联合创始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南区)刑委会主任李波主任在闭幕致辞中,感谢京师总部、全国刑委会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各位嘉宾的全程参与。正是各方的智慧与热情,共同铸就了这场高规格、高密度的专业盛会。他将论坛成果总结为三幅图景:风险图——精准识别稳定币、RWA、虚拟货币等领域的刑事风险;攻防图——提供个人信息保护、帮信罪辩护、电子数据取证等实务策略,彰显律师的破局能力;未来图——通过Web3圆桌讨论,展现法律人为创新划定边界、护航发展的使命。期待大家以今日共识为起点,携手成为数字时代安全航道的开辟者。
主办方总结致辞
论坛主办方代表、“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发起人、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律师在总结致辞中表示,论坛自北京启航以来,先后走过上海、淄博、乌鲁木齐、重庆,一路汇聚行业智慧、激发思想碰撞。她指出,本次在深圳——中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前沿阵地,系列论坛将议题推向纵深,聚焦Web3的挑战与机遇、RWA的现实路径与虚拟货币的全景规制,不仅体现了议题设置的持续深化,也彰显出论坛生命力的蓬勃迸发,标志着探讨维度已从传统的“罪与罚”层面,全面迈向对数字生态法律规则的主动建构,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霍惟迪律师在致辞中进一步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理念,系统阐释了系列论坛的战略脉络与地域内涵:从北京之“红”的初心启航,上海之“橙”的国际融合探索,淄博之“黄”的务实深耕,乌鲁木齐之“绿”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担当,到重庆之“青”的稳健积淀,每一站均呼应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地域特质。她强调,深圳之“蓝”象征着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蓝海的融汇贯通,呈现出法律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霍惟迪律师亦对京师深圳律所的精心筹备、与会嘉宾的智慧分享与现场同仁的积极参与表达感谢。该系列论坛将于京师杭州迎来收官——杭州之“紫”被赋予智慧与祥瑞的美好寓意,象征数字法治新阶段的全面开启。期待在2025年七站论坛所凝聚的行业共识基础之上,于2026年继续与各界携手,共拓数字时代法律服务的“下一站山海”。
下一站承办方接力
在接力仪式中,深圳分论坛的承办方代表、京师深圳律所联合创始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南区)刑委会主任李波将接力棒交还“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发起人、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数字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霍惟迪,下一站承办方代表、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东区)刑委会主任汤忠元从霍惟迪主任手中郑重接过接力棒。
承办方接力致辞
下一站承办方代表、京师律所(全国)刑委会副主任、京师律所(华东区)刑委会主任、京师杭州律所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汤忠元主任对深圳分论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深圳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制度环境以及众多Web3、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展现出蓬勃的数字经济活力和广阔的法律服务空间。此次深圳分论坛不仅是地域拓展的重要节点,更是探索数字时代律师业务新路径、新方法的起点。下一站,论坛接力棒将传向杭州,期待通过更深层次的研讨和更广泛的跨界交流,将论坛的影响力推向新高度。他诚邀各位嘉宾下一站相聚杭州,再谱新篇。
本次论坛在思想碰撞与专业共鸣中圆满落幕。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法治实践高地,深圳正以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与日益完善的数字法治体系,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本。京师深圳律所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将持续深耕数字经济犯罪治理前沿。在这条构建安全、可信、高效数字生态的道路上,法律人正以专业与智慧,书写时代答卷。
本次深圳分论坛是继上海、淄博、乌鲁木齐、重庆等地成功举办分论坛后,“数治安全·链通未来”系列论坛的又一重要节点。该系列论坛还将于杭州继续举办,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